公司新闻 行业动态

情比金坚—快速了解人造金刚石行业

发布时间:2023-11-19      来源:网络


  作为为国民经济各领域提供高效高精、节能环保材料与工具的新兴行业,超硬材料行业被规划为新材料产业六大领域之一,是

  中国是超硬材料及制品的大国,其产量占据世界产量90%。但还不是超硬材料强国,在高端超硬材料及制品方面还落后于发达国家。

  我国超硬材料行业大而不强,特别是复合超硬材料领域,很长时间内一直由国外着名企业占据着高端市场,我国企业在产量和质量上均与国外著名企业有明显差距,大部分产品需要进口,所以国内超硬材料领域进口替代的需求巨大。

  随着人造金刚石行业不断发展、生产技术不断提高,人造金刚石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近十年,我国人造金刚石产量增长了数倍,并已成为全球最大人造金刚石生产国。数据显示,2001年至2018年,我国金刚石单晶产量从16亿克拉增长至149亿克拉,增长了9.3倍。

  近年,我国人造金刚石行业在合成压机大型化、硬质合金钉锤优质化、粉末触媒和间接加热工业等关键技术领域不断进步,逐渐缩小与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差距,工艺指标和质量指标取得了较大进步。

  作为制造业大国,我国人造金刚石的生产成本明显优于国际水平。与此同时,随着生产技术与工艺的不断进步,我国人造金刚石产品获得越来越多国际客户的认可,我国人造金刚石的出口数量整体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

  人造金刚石行业是超硬材料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超高硬度、突出耐磨性能等特性,是材料加工的重要工具,是国家鼓励支持和鼓励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新型功能材料产业”。国家和地方推出了一系列政策,为我国人造金刚石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良好的政策环境。

  伴随人造金刚石生产工艺逐渐成熟、产量持续提高,成本逐步降低,金刚石制品价格呈现长期下降趋势,性价比的凸显不断推动其对传统硬质材料工具的替代。下游应用领域中,金刚石传统应用领域产品升级,石油钻头领域的应用拓展、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光伏及电子产业领域的兴起驱动人造金刚石行业需求增长。

  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人造金刚石行业市场规模小幅回升到140.1亿克拉,并预计将在2021年至2023年基本保持现有增长速度,于2023年达到154.2亿克拉。

  刀具是制造业中需求量较大的关键工件,PCD/PCBN超硬刀具相比硬质合金刀具耐用度提高50-280倍,光洁度提高1-2级,生产效率提高1.6-4倍,可用于发动机制造、石材切割、木材陶瓷、合金加工、航空航天等各类领域。然而,超硬材料在切削刀具中的应用比列低,未来我国超硬刀具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

  在《中国制造2025》中,将高档数控机床列为大力推动突破发展的领域之一,而刀具作为“工业的牙齿”,是数控机床的重要组成部分,超硬刀具对于提升机床的精密、高效等方面有直接影响。因此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多项政策支持高档数控机床的发展,有利于超硬材料行业的发展。

  近年来,全球钻石毛胚产量成下降趋势,为天然钻石的替代品培育钻石腾出了发展空间。根据《全球钻石行业报告》,近年来天然钻石产量呈下降趋势且降幅加速,在2017年达到最大的152百万克拉产量,到2020年仅有111百万克拉的产量。

  尽管全球钻石毛胚产量下降,但钻石需求势头不减。我国作为全球培育钻石消费第二大国家,对钻石饰品的需求量逐年上升。

  u数据显示,我国钻石饰品需求量逐年上升,从2016年的640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707亿元;2020年我国培育钻石原石市场规模为83万克拉,预计2025年能达到295万克拉。

  超硬材料行业市场集中度高,以河南黄河旋风股份有限公司、中南钻石有限公司、四方达超硬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上市公司为代表的行业龙头企业,在行业中具备生产技术优势、规模优势以及产品种类优势。从地域分布方面看,大型人造金刚石龙头企业主要分布在河南省,小型金刚石制造企业集中分布于安徽省。

  我国超硬材料行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并且规模快速扩大;截至2018年末,中国金刚石行业共有8,278家金刚石设备、材料、微粉、复合片、金刚石工具及金刚石制品企业。目前,中国人造金刚石行业在技术工艺水平和中低端产品质量方面与国际企业基本持平,部分产品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在高端金刚石制造领域,中国本土企业与国际领先的制造商仍有较大差距。